首页 资讯 正文

富锦市振兴村:大垄密植+全程托管走出增收新路径

体育正文 147 0

富锦市振兴村:大垄密植+全程托管走出增收新路径

富锦市振兴村:大垄密植+全程托管走出增收新路径

五月的三环泡湿地(shīdì)碧波荡漾(bìbōdàngyàng),黑龙江省富锦市兴隆岗镇振兴村的田野间,11台农机正沿6米宽水泥路驶向9000亩连片耕地。北斗导航播种机以130厘米垄距精准作业,嫩绿豆苗在黑色生物降解膜上(shàng)列队,与(yǔ)湿地芦苇荡的苍鹭群共绘科技生态交融的春耕图。这个(zhègè)曾被受困于水的“水窝子”,正用“大垄密植+全程托管”走出乡村振兴新(xīn)路径。 地理破局:强排泵(bèng)终结涝灾史 站在村南大坝上,村支书陈立昌(chénlìchāng)指向田间新装的直径50公分(gōngfēn)强排泵说:“去年春季多雨,害怕内涝,老百姓呼声(hūshēng)很高,村里对3.2公里的沟渠进行了疏通,虽然保住(bǎozhù)了庄稼,但心里还是难免(nánmiǎn)担忧。今年,我们全村上下齐心,在镇政府的帮助下,又新建了专用电路直通智能泵站,手机收到暴雨预警后,就能操作系统提前(tíqián)6小时启动预警,现在下雨我们心里也有底了。” 湿地与农田紧紧相连(富锦市委(shìwěi)宣传部供图) 科技赋能:密植技术(jìshù)激活黑土地力 农机轰鸣的示范田里,大垄双行(shuāngxíng)密植技术正在破除产量瓶颈。农技员林东检测着130厘米大垄说:“大垄双行模式使土壤保水率提高18%,配合分层施肥(shīféi),大豆密度达每亩2.3万株(wànzhū)。” 理事长陈立昌滑动智慧农业平台介绍:“利用气象预警(yùjǐng)抢墒播种,变量施肥减肥12%,大豆亩产预计破600斤。”在(zài)黑龙江省“稳粮扩豆”政策支持下(xià),黑土地亩均效益(xiàoyì)跃至1200元,智能农机补贴更助力播种机高效作业。 振兴村连片种植农事作业(富锦市委宣传部供图(gōngtú)) 双链驱动:田埂(tiángěng)里“飞”出“新农人” “穿着皮鞋种田,带着技能进城!”村民潘力军将15亩地托管后,在(zài)哈尔滨开塔吊月(yuè)入8000元。合作社“全程托管+弹性务工(wùgōng)”机制解放121名劳动力,土地连片使农资成本降低了15%,无人机植保效率提高4倍。16名村民经培训变(biàn)身“田长”——植保飞手操纵(cāozòng)无人机掠过农田。他们说:“过去春耕三轮车陷泥里,现在上班(shàngbān)、种地两不误,每个月都挣钱!” 振兴村全貌(富锦市委(shìwěi)宣传部供图) 一条新修建的(de)水泥路,通往离镇里20公里的振兴(zhènxīng)村,这个原本(yuánběn)泥泞的村庄发生着(zhe)日新月异的变化(biànhuà)。连片的农田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,同时(tóngshí)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。村里的道路宽了,路灯亮了,老百姓的心也亮了。“村里的路修好了,现在卖粮都比以前多卖两分钱(qián)。”村民笑着说,“垃圾也都拉走了,现在村里特干净。”湿地映着晚霞,鹤鹳齐鸣,村民诉说着村里的变化,振兴村正在用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振兴路。(来源:富锦市委宣传部) 更(gèng)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(xiǎoshí)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(tóusù)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(shēngmíng)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(wèijīng)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富锦市振兴村:大垄密植+全程托管走出增收新路径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